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昨天我们讲到第三分,讲到无我相,“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就是从菩萨的无相、发菩提心、破四相开始,那么发了菩提心以后,我们第一步该怎么去做,怎样去修,怎样开始,这个问题要逐步地往下讲、逐步地学习。菩提心已经发了,菩提心是什么呢?这里说了,“复次。须菩提”,说菩萨于法要怎么做呢?要“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一句话,已经点明了初发意菩萨第一步你需要干什么。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而行于布施。这是一个根本。
当然,这个布施有好几种,不单是财布施,也有身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都属于布施的一个方面。其实,总体来讲,布施也就是一个奉献的过程。不单是七宝财物,同样,你的生命、你的劳动、你的智慧,这一切都是布施的内容,也就是在奉献、帮助别人,这就是布施。
而且这里提出一个布施应该是什么呢?应无所住。这个无所住是什么意思呢?这里讲无所住,就是一个三轮体空的问题,是叫你布施,心不要有所住。这个心有所住包含什么意思?比如你要求回报,你要自己求名利,或者是求别人的感恩,等等,这属于有所住了。那这个三轮体空,我们经常说有个三轮体空,三轮体空就是讲布施的无所住。三轮就是布施者、布施的内容和接受布施者。其实这个布施,也是我们整个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从始至终一直贯穿的一个主要内容,从小的布施一直到大的布施。六度里面首先就有一个布施度,所以说布施的含义很广,很深。学习佛法,我们说光行六度之中的布施一度,完全可以,也可以成就。这六度,你做好一度,同样也可以成就。一度成就,那六度都能成就,六度那当然就是菩萨道。
所以在这里非常之重地讲了一个无所住、应无所住。为什么经里面要这样提出来一个无所住?大家其实很明白,大家做布施,现在比较有感触的第一就是财布施。为什么财布施比较有感触呢?因为财对大家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也都是非常难以得到的东西,大家觉得赚钱都不容易。所以,有时候布施钱财也比较困难。所以说指的就是这个。当然同样也指的是生命布施,生命布施也不容易。
再一个布施呢更不容易,就是这个修道的布施。修道就是学修佛法,这个不容易。那么我们说财布施是不容易,这一点从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来讲,能做到财布施这个已经很不容易了,当然后面还有生命布施。《金刚经》最后讲,其实财布施是最容易做的一件事了。最不容易做的是修道。有一句话叫“贫穷布施难”是指财布施,说我们这个贫穷的人本来就没有多少钱,让他布施钱财,当然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这是说贫穷布施难。说“富贵学道难”,富贵的人你让他来学道,让他修行,让他每天早起,然后去诵经,去跪诵,然后满头大汗,这个很难。所以富贵学道难。
不过我们在修学佛法中,对这个布施一度,该怎么去看待,大家还是一定要明白:你想修学佛法,布施是必须要做的,这是一个修持的根本。
布施,它是对治什么的呢?是对治贪的。因为贪嗔痴是三毒,布施就说改变你贪的一个唯一的最有效的、最快捷的办法。所以用什么方法治贪呢?就是用布施来治贪。这也是一个我们要知道的一个要修学的问题。
当然从佛法理论讲,有的人说,这个布施会不会越布施越穷啊?会不会越布施越少啊?这些问题,大家你去观察一下社会上的人就知道了,没有因为布施穷了的。世间的人为什么会穷?是因为他造业造穷的,有的人吃喝嫖赌穷了。也有的人造业无数、挥霍无度,最后穷了。世界上只有这样的穷人,是因为这样的因才穷了。没有人因为修学佛法穷了,也没有人因为布施穷了。为什么?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你看上去是少了,现在少了,其实都是给你积累到了功德账里面。后面就讲了,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是不可思量的。在佛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
就我们中国来说,在整个社会当中,现在做慈善最多的,也就是布施捐款最多的人群,是哪个人群呢?就是我们佛弟子,就是佛教居士。这是真正的在做善事当中布施最多的一个人群,我们这个人群相比较社会这整个人群来讲,这是布施最多的一个人群。不说从别的地方来讲,光从钱财上来讲,这是最多的一个人群。为什么会这样?这其实也是佛法的作用,人们或多或少的都知道布施的作用,而且真正的佛弟子,都是从布施中体味、体会佛法的加持力。这种佛法的利益是从什么上体会出来的呢?其实佛法的利益都是从布施中逐步得体会出来的。
现在的人,从佛法中体会的,也是从布施中体会,无论你是财布施、身布施、法布施还是修道布施等等,无论怎样的布施,最终真正的佛法能让你的心灵深处受到感触的,其实就是这些东西。比如说我们现在,当然有大菩萨们做这个财布施,成就我们这个道场。也有我们很多菩萨们,行持身布施,来做很多义工。同样也有很多人来学习佛法、修道,学习佛法这也是布施。我们修持佛法的过程、修道的过程,也是一个布施的过程。布施什么呢?其实我们是真正的,既在修法又在布施着法。所以我们这也是成道修布施的一个过程。其实,整个人生,都应是一个布施的人生。如果你的人生是一个布施的人生的话,那你这一辈子,不但这一辈子,说获得成就、往生极乐世界或者成佛,我们先不讲这个,抛开这个面,就说你这一辈子,如果说你是布施的一生,那你这一辈子,你所得到的、拥有的将是不可思量的。
所以说这一点还是从心上来讲,从佛法修心法上来讲,那只有布施才能让我们的心不去贪,才能让我们的心宽广不去纠结。我们小时候可能因为丢了一块钱或者一毛钱会哭,等到你长大以后,可能也会因为丢失或者得不到,你会产生烦恼。但是,如果你在布施度里面能得到法益,你不但没有烦恼而且会得到很多很多。
这里讲“无所住”,分了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六尘,五欲六尘。就是说我们在布施的时候,你不要被这些外相、假象所迷惑,不要住在这些色相上。所以这不住色布施,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当中这色,眼对色,就是我们能看到的一些东西,当然后面还有声香味触法。这些六尘构成了我们的感性的世界,就是我们眼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能闻到的、能尝到的、能接触到的、能想到的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不真实的。所以,你在布施的时候,不要住到六尘当中。
有很多布施的例子。比如,梁武帝做了大布施,建了好多寺院,供养了好多僧人。那为什么他这种布施被达摩祖师一口给否定了呢?就是他做的布施不是无所住布施,他做的布施有所住,他就住在了色声香味触法上。他是住色布施,什么叫住色布施呢?你看我这个信佛,我对佛法的恭敬程度,多么恭敬!我布施多么的大,他把国库里的钱拿出来去盖了寺院,你看我这寺院多么辉煌,我这国家寺院多么多,我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梁武帝那个时代,他七次出家,出家后让大臣去国库里面把钱拿出来,把他赎回去,他把这个钱又捐到寺院了去盖寺院,去供养僧宝,他又去做这些事。这些问题我们很明白,这就是一个住色布施,声香味布施,就是他心有所住。所以你这样有所住的布施,将会大大得打折扣。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所以要怎么布施,不住相布施。包括我们布施的一切,你帮助了别人你不要老惦记着,希望回报你、感恩你,不要忘记你,乃至你帮助别人一点点,你成天就想着,我布施了别人,别人就要感恩你,要时时刻刻的不要忘记你,要时时刻刻的来感恩你,所以这样的话就不行了。乃至我们有些人就是帮助了一个乞丐,你给他一块钱、两块钱、一毛钱或两毛钱,也是念念不忘,自己是大善人。你看有很多人总认为自己是大善人,问他你怎么个善法呢?他说我这辈子,哎呀,我做了好多的好事,可是跟我得到的东西呢,也就是得到的福德没有成正比,总认为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
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其实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也就是说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这个公平是什么呢?就是说你付出多少你会得到多少,一点也不会少给你,你得不到是因为你付出的太少。所以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明白,不要整天怨天尤人。比如你们家的孩子考不上大学,或没有考上一个好学校,为什么呢?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原因就是因为平时不用功,所以你考不上,等到你用功用的多了,你就考上了。你付出的少当然得到的少,你付出的多当然得到的多。所以,这绝对是一个正比例,人不是在一时的聪明或者不聪明这个层面,绝对不是在这个层面上。
同样,我们在小的时候,都是孩子的时候,有的孩子看上去很聪明,什么东西一看就会,一听就明白,一学就懂。有的孩子呢,就看上去比较傻,什么东西都是经过好几遍,好长时间才能弄明白。可是,往往有发展、有前途的孩子却是后者,就是看上去傻傻的那一种。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你看上去傻傻的这些孩子,他心里没有投机取巧的心理,他总觉得自己不会,自己反应慢,自己就多学习、多下功夫。所以这些孩子,往往付出的要比那些貌似聪明的孩子多,下功夫,也刻苦。最后的结果,等他们长大以后,成人以后,工作以后,却是大不一样。往往有成就的都是这一类的人。
我们阅人无数,总结出一个道理来:富贵的人,有成就的人,往往是这些人,你跟他一接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傻傻的,有点傻。那些聪明的人你看上去,有的人百事通,你说什么他一点就会,看什么一看就明白,学什么一学就会,按理说他这样聪明绝顶的人,应该是福报福德很大的人,可是往往你在社会上看,这些人却是福报很浅薄的人。这么聪明的人一点就能明白,一看就能明白的人,反应这么快的人,为什么就没有福报呢?这个就很奇怪了。往往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福德是修出来的,福报也是修出来的,那怎么修,是从布施度里面修出来的。
为什么?看上去很聪明的人,他是哪里聪明呢?一切以我为中心,我可不能吃亏,你这个事我一看就明白我不能吃亏。所以,他处处不会去布施,因为他明白他这样做要吃亏,那样做也要吃亏,这样不能干,那样不去干,这个人也不可交,那个人的话也不可信,这个事也不能做,那个事也不能做,所以一切功德利益的事,他都在那里疑惑,都在那里狐疑、琢磨,行还是不行,琢磨来琢磨去,都在那里算计,最后的结果,他什么都没有做,所以他福德不够。
福德不够的原因是什么呢?他很聪明,可是他没有修,所以没有福报,有的人,看上去傻傻的这种人,你说什么,他什么也信,这个也信那个也信。你说拜佛有功德,能让你健康长寿,哎呀是真的,我得拜佛。说你好好的诵经能让你开智慧,他就真的去诵。说你布施钱财,你能捐钱就能得到富贵,好,我得捐。说你得做义工,你来干活你就好,啊,我就来干活。这里你看上去傻傻的,这一说就信的,这么傻,这种傻人却把有功德利益的事全做了。所以呢,到时候呢,这一切功德利益的东西他都拥有了,都去找他,所以他需要钱的时候,他就有钱;需要健康的时候,他就有好身体;需要平安的时候,他就平安,所以一切灾难都远离了,剩下的都是好的东西,都去找他。这些东西都从哪里来,都是从布施中来的。
所以这个布施非常关键,不但说你学佛,而且是你整个人生当中的一个做人的基本标准。你做人的基本标准就是布施。不要认为布施是吃亏。布施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程。在整个的人生当中,这个布施是贯穿我们生命的全部过程。
我们在这听课的时候,大家也要盘腿,这也是你练腿子的时候,盘腿子也很重要。这个腿子其实也是一个魔障,盘一段时间你觉得疼,有什么办法?你咬住牙,坚持,坚持,突然怎么不疼了呢?就这样,你不要怕,哎呀盘的腿疼,是不是我这个经络不通了,血不流了,是不是我会有什么毛病了,根本没有这些毛病。一开始还麻、疼、木,你盘的时间久了,后来麻也不麻了,疼也不疼了。所以这些东西只要你不怕它,它就怕你,你要怕它,这就是魔障,所以坐在这里腿子疼也是魔障。这也是一个当下法门。
有人说,腿子疼怎么办,我念佛吧,或者我想什么,或者我搓手背,或者我是怎么做就不疼了。其实这没有可假借的东西。那疼腿怎么办,咬住牙,疼吧,疼着疼着就不疼了,就是这样克服的。你一开始可能疼,你咬住牙坚持。我们现在坐一座其实时间很短,也就一个小时左右。你怎么坐都可以,也没有要求你双盘,也没有要求你单盘,你随便坐,散坐也可以。在打坐的中间,还有人伸伸腿、翘翘脚,还能翻翻腿子,都可以,如果这个情况下你都坐不下去,你谈什么禅修!你这个禅修,你以为光听理论,光听故事,光听教理,你连自己的这个腿子都降服不了,不就是个疼,还是个腿子疼,也没有拿烙铁烙你,要是那样,那你不得跳起来!所以说,我们这个要坚持,不要怕疼,坚持住,疼一会,一开始能坚持十分钟,你后来能坚持二十分钟,你争取这个禅七下来,你至少能坚持三十分钟不动腿子。
这样,你就越来越能克服这个毛病了。所以我们也要明白这个事情,不要老是怕疼。这个是疼不坏的,这个疼都是魔障,疼不坏,不会疼得骨节中风,或者血脉不通,或者会怎么样,没有这些事,打坐只有使你血脉更通畅,使你更好,不会使你不好。因为我们一开始从来没有打过坐,没有坐过。所以腿子盘不过来,但是时间久了,你慢慢慢慢的就会盘下来了。当然还有一个问题,你这个腿子也不要刻意的去摁它,往下摁它,那样容易摁坏了,慢慢久了它自然就下来了。往下盘的时候谁也会疼,谁也要经过这个时期,谁也是从疼的那个阶段咬牙挺过来的,都是咬着牙过来的,没有一个说他腿子不疼,突然他就能盘好的。所以说我们要坚持住。
我们禅修的时候,有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我们觉得这是我们的受益之处。你背诵了《金刚经》,这是一大利益,你终身受益,一定要记住,只要你能背诵了《金刚经》你终身受益,这个受益不但是对佛法的受益,是你对整个人生,你这一辈子做人都很受益,这是一大利益。再一大利益,就是把你的腿子盘起来了,这个非常重要。从三千年以前,不管是外道还是佛法,修行的一开始就是打坐,三千年以前,三千年以前的第一人开始修行的时候就是打坐。
所以不管是什么法门,打坐是必须要修持的第一个基本功夫、基本要素。说你一个修学佛法的人,你连腿子都盘不起来,这充分要说明你的心很散,就是说你的腿子盘不起来,说明你的心守不住。你的妄想太多了,你的心一点都守不住,所以你没有一点定力。没有定力的人,修学佛法,很难成就。
我们要做一个进入圣贤之流的人,后面金刚经也说了,我们要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我们要入这些三乘四果,我们要往这些位子里面挤,你不要光做到善男子善女人。哎呀,我能做到善男子善女人就不错了,这个善男子善女人,是只想做一点善事,只想发一点点心,不想发大心的,这个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就是有这个意向,还没有发大心、行大行,是这一种人。
所以,我们在禅修过程中,一定要增加利益。前几年在华严寺的一个小佛堂里,我们搞了几个小禅修,有一次打了三个禅七,坐了二十一天,能坚持下来的人越来越少,也有最后坚持下来的几个人。后来参加这次活动的人,百分之八十的都受益了,一直到现在,他们都养成了禅修打坐的习惯。对他们来说,这个打坐已经成为他们每一天修行的必须的部分。在那个时候,同样也腿疼,谁都疼,不是你打坐你疼,别人就不疼,谁也疼,那只有咬牙坚持。所以说,有的人在打坐的时候,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开始打坐的时候,腿子本身就很生硬,我们想一想,在克服这个腿子,那是要受很大的疼痛的。但是,只要你有意志力,慢慢就解决了。所以那时候,也有五、六十岁的人参加禅修班,慢慢地自己都能双盘了。六十多岁才开始学习打坐,也能双盘,而且一双盘竟然都能坐好几柱香没问题。你想想,这是需要意志力的。所以说这个意志力,也是我们下决心刻苦修行所不能少的。
所以,不要怕疼,特别年轻的更不要怕疼。年轻的本身你这个腿软,还没到生硬的时候,你不怕疼,那就更快了。所以我们从今天开始,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这个禅堂里面,包括讲经、打坐,可能从今天开始时间就会逐步地加长了。我们听经也是坐在这里听,我们打坐也是坐在这里打,一切的活动大部分都在这里。我们在大殿跪诵经,跪在那里也不是很舒服的,而且是长跪。坐在这里也是要克服你的腿子的。所以希望大家坚持、坚持,坚持下去以后你就会受益。
我们在每次修法的时候一定要有收获。首先,在这些法相上,虽然我们不住于法相,但我们在法相上还要立于法相,虽然不执著,但你还是要立。所以我们还是要下功夫的,等你们的腿子有了一定的功夫,至少你们能单盘上去能坐一柱香不动,到了这个水平才可以上二楼。这个一楼是接引大众的,就像我们这第一次,这都是接引你们。上二楼的就是从这里面选拔再往上面走,你这个腿子都不行你上去能行吗?你上去坐在那里光翻腿子,光疼得哎呀,人家同坐的人怎么去禅修?都让你去打扰了,所以这是不可能的。现在还让你上去睡睡觉,等以后我们寮房盖起来了,睡觉也不让你上去睡了。所以我们每次在禅修过程中你要有收获,首先要调伏自己的腿子。作为我们禅修过的人,说参加过禅修,参加过义净寺的禅修,你的腿子盘都盘不起来,你禅修什么?
我讲的道理,讲经的这些道理,大家也能体解一下、解悟一点东西,但更多的还是在你的实修、实证当中去体悟佛法,这才是你终生难忘的东西。我讲的东西时间长了,可能你就忘掉了,我的口音不一定很标准,你也听不明白,我讲的什么你有的也听不明白,这些都无所谓,其实讲不讲都可以。更关键的还是你自己在修,还是在自己修,讲不讲有什么关系呢?有时候一句话,道理你都明白,我都明白,就是做不到,那不是没用吗?一点用都没有。都明白,你做不到,那管什么用呢?你得不到任何的功德利益,这没有什么用。
所以,我们都要在学习中,都要在禅修中去给自己加码子,一定要给自己加码子,争取我们下一个禅修上二楼,这是一个根本。因为,我们这个禅修活动,是每个月都要举办的。我们常规的是每个月农历的初一到初七,每个月要举办。我们不管人多人少,我们都要举办的这样的禅修活动,总会能有受益的。
到了二楼,什么时候上三楼?我说到三楼的人,两年以后才能产生出来,到三楼的人至少得两年以后才能产生出来,三楼是干什么的?到了三楼,那就是有研究的、有思想的、有定力的、修行到了一定地步的,可以上三楼。就是我们说有修行的基础了,不单是你腿子好的问题了,去那里还能研究经典,能自修,自己坐在那里自修,能出很多东西了,能出思想了,也就能知道一些修行的有指导意义的东西了,那就是有修、有证、有学的人。那时候就上三楼了,三楼给你留出一个单间,自己也是可以住、可以睡,一切待遇都高了,那就不一样了。二楼就是我们专修的地方。一楼就是我们接众的地方。从盖这个楼开始我们就这样策划好了,所以说,我们争取能有收获,真的有收获以后,这个佛法的利益不得了,真是求富贵得富贵,求官位得官位,求佛得佛,求罗汉得罗汉。这是一个真实利益,所以说我们要明白,好好修学。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个不可思量到什么地步呢?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否。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如何安住其心?这一种福德的不可思量如同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的虚空那么大,那么广。所以对于布施来讲,特别是不住相布施,这就是安住其心。如何应住,如何降伏其心?前边有这个设问。初发心的菩萨,善男子善女人,如何应住,如何降伏其心?第一条首先是以布施为助。从这一点上我们不要有任何的怀疑,布施的福德不可思量。这里讲的是福德,其福德不可思量,没有讲功德,福德就像四维上下的虚空一样不可思量。所以说初发心的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这是我们所需要了解的。
布施的人生就是奉献的人生。这个布施有多种形式,哪怕你是软言慰喻,哪怕你是一句话、一个字、一个词语,这都是布施。所以说布施是贯穿于整个佛法人生,是自我修行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