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佛教导的去依教奉行的人,都叫做学佛的人。从本质上来讲,佛教是主张平等的,所以人人都有学佛的权利,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但因根基不同,在修行的层次上来讲是不同的。
学佛的人有受三皈五戒的在家男女众;有受持八关斋戒常住寺院的男女信众;有受了十戒的出家男女;
有受了具足大戒的出家比丘、比丘尼;还有式叉摩尼等七众弟子,出家学佛的叫僧人,在家学佛的叫居士 ;
汉传佛教的出家人有三个特点:独身住寺院、吃素食、穿僧衣。能做到一辈子独身,一辈子吃素,一辈子穿僧衣,很不容易,很可贵的,这个世间有几个人能做到啊!还是这些“和尚”们在努力的修证着,延续着佛法的慧命,保留着释迦的出世情操。世间人可以换穿美丽华贵的衣服去各种场合,出家人却不可能穿着袈裟去舞厅餐馆,所以汉僧吃素食穿僧衣从梁朝到现在没有改变,在世界佛教论坛上受到世界众人的称赞。
出家修行成佛需要一个过程,只要这个出家人能做到这三条就值得你恭敬,所以在家不要挑出家人的毛病。在家年轻人忙着追求名利、声望,物资上丰足点来讨个女人,不想出家;等到老了还有一大堆理由也不想出家修行,其原因就是观念不清,没有目的地在受苦。
佛祖经过三大无数劫修行亲证了解脱之法后,又毫不保留的奉献出来,这崇高伟大的恩德世间找不到,也无法比喻,但是法的流布要依赖于僧。有菩萨僧、声闻僧、凡夫僧。僧能把佛陀的正觉解脱之法流传于世,住持佛法,言传身教,续佛慧命。
所以无论在寺院还是何地方,出家人都是值得人学习尊敬的,要不然你向谁学?你满头是烦恼丝,他满头也是烦恼丝,谁向谁学习?不可能长头发的向短头发学或白头发的向黑头发的学,对吧?那就要向光头和尚学!(众笑)
学什么呢?现在很多人何种目的学佛呢?有的人怀着神秘感学,梦想自己具有超凡入圣,神通广大的本领,像孙悟空那样有七十二变;还有的人想成为如来佛祖那一反掌就能把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更有甚者学佛不学佛理却想邪法,像聊斋里蒲松龄所讲的那些奇人异事,闭着眼念个咒就穿墙过壁,吹口气就能变个什么东西。
总而言之就是想学习一种别人没有的,超越自身的一种通天本事,有些污七八糟想法的人,往往是学了几年之后并没有头上长出角来,我告诉你们,不要想入非非,寺院就是学院。进这个门都是求解脱的,那么必须先从基础学习。佛在《金刚经》一开端就告诉我们:“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佛表法给我们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修行。居士到寺院就是学习生活,学习规矩,改习气毛病。学佛出世的思想,学僧行为的规范。熄灭贪嗔痴,增长戒定慧。
这是学佛的根本。也是众等朴实无华的一面。
在家众还担负着护持佛法的重任,若有外道邪众破坏道场,破坏佛法,破和合僧的,要毫不犹豫的护持,所以大家要明白护持寺院的重要性。以后我们华严寺为了众生的需要,培训居士弘法团,系统教大家如何在生活中,在世间里让有缘众生得到利益。既有高深的教理,又有浅显易懂的教理。让大家学会对机说法,会念一句“阿弥陀佛”念出功夫来,现在有好多过去修的很好的居士几年以后却修成神经兮兮的,其原因是对“波若波罗密多”不认识,没有依止法师次第向上修,卡住了,很可惜。学佛法不是盲人摸象,佛法是“依义不依语,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所以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同时也是佛法的传布者,因此无论出家、在家四众弟子。弘法利生任重而道远,难!只要能,就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