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修天地
常净法师开示 义净文化 禅修天地 -
- 法雨甘露更多>>
- 越是没有修行的人,这个傲慢心越重,修行越不好的人,慢心越大,最后生大我慢。这是修行的一种障碍。 ——常净法师
- 在线留言
- 联系方式更多>>
-
佛事咨询:13589008250
华严寺客堂:0533-8593541
淄博华严寺微信平台:HTHYS1
大地慈养院:0533-7289195(办公室)
-
- 常净法师开示
-
-
通澈禅师:《六祖法宝坛经》浅说(7)
般若品第二
“次日。韦史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韦史君就是韦刺史。就是当地的地方官请法。然后六祖就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误不同。所以有愚有智。”他告诉大众,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为什么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是说如何得智慧。我们总想要得佛陀的智慧,念大智慧吗!如何得智慧呢?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其实菩提般若的智慧每个人都有,本自有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说,这个智慧到底是外来的还是本有的,是学而得之还是自己觉悟得之?首先,我们确认智慧是自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般若自智,这是一个主要的观点。这就是说,我们的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也不是哪个人给的,也不是哪个佛给你的,也不是你修来的,也不是你做善事做来的,而是你本自有之。那如何见不得呢?为何我们显现不出大智慧来呢?
“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就是因为你心迷啊,因为我们迷惑颠倒了,所以见不到自性。为什么会心迷呢?就是因为有种种的虚妄心。比如说,因为有贪心欲望,因为有种种的傲慢心、嫉妒心、嗔恨心、谄曲心,还有种种的这些虚妄的东西,就因为有这些东西,这就是迷,所以你见不到自己的真东西。迷你的其实就是这些东西。再反过来,什么东西会产生这样的心呢?其实就是六根所产生,最根本的就是由贪嗔痴这三毒中产生出来的种种的无明,无明就是迷惑你的东西,无明就是以贪嗔痴为根本的。所以不能自悟。如何办呢?
“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你自己迷,在那里琢磨不出来,怎么办?得需要大善知识给你指引,才能破迷开悟。“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有智慧的也好,愚痴的也罢,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有智慧的是悟了,没有智慧的是迷了。其实佛性是一样的。只是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所以世界上有智慧的人,有愚痴的人,就是这个道理。不是佛性不同,只是迷悟不同。这个怎么说呢?打个比方,在院子里有一块金子,我们屋里这一群人,出去看到金子了,他看到了,他也看到了,看到这个金子以后,结果就不同了。有的人看到这个金子,就藏起来,别人没看到就据为己有;有的人看到这个金子不认识,这是什么东西,一脚踢开了;有的人看到这个金子,哎呀,我得把它交公;有的人看到金子,啊,我得赶快叫人来,是一起把它分了还是怎么办?种种的因缘就都有了,差别相就都有了。
从这个事就看出了智者与愚者。贪嗔痴重的人,就是愚者,哎呀,这金子归我所得算了。可能智者就不会为自己想,或者会产生出种种的心,有的人用金子救济贫穷吧!发大菩提心吧!可能是这样。也有的人,置之不理,与他无关。种种的心就出来了。那么什么是菩提心?什么是解脱心?什么是禅定心?就通过这一个事相就表现出来了。看到这个金子,我把这个金子救济贫苦,让它发挥最大的力量,或者让很多人能觉悟。这就是菩萨,发菩提心。有的人看到这个金子,这又不是我的,与我无关,这是解脱心。我自己了了就行了,我也不起心动念,这是自了汉。这是有禅定有定力的功夫的人。有的人贪一点,就据为己有。再有的人,咱大家一起分了算了。这迷悟的分别就出来了。愚智的差别就是迷悟的不同,佛性本无差别。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我今天就给你们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大智慧到彼岸的大法,摩诃,就是大。它很大,太大,无量大,就是摩诃。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大菩萨大智慧,无量的智慧。般若就是智慧。波罗蜜就是得度、到彼岸的意思。这是一个具有了大智慧的成佛的法。这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使汝等各得智慧”,我让你们都能得到智慧,都能得到大智慧。你们好好地听,这就是志心谛听,凝神闭目好好听。
“善知识。”善知识就是对大家的尊称。“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看见了吗?为什么世人得不到如来之智慧,就是因为世人终日在口念般若,何为口念般若?就是想得到智慧,哎呀,我怎么得到智慧啊?口念,而不去做,所以说总是口念般若。想从外面得到智慧,不知道自性的般若之智,不知道智慧在自己这里。自己需要把自己心的无明踢开,不知道!就好像说食不饱,光说吃的,这个好那个好,光说了一大堆最后都没进肚里。
光说不行,你得真的去吃才能饱。你光知道吃了馒头能饱,吃两锅饭也能吃饱,光在那里自己讲,最后自己饿死了。所以你光说这个没有用。“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我们昨天讲,万法皆空,这个世界是缘起性空的。很多人就开始感叹:哎呀,我的天!这个空的怎么办?都是空的,我是不是没意思了?那以后怎么活啊?这都是空的,这世界是不是不存在?假的?又开始杞人忧天了。但是,自己一点也空不了。该吃你照样吃,饿了你不还得吃吗?困了你不还得睡吗?该贪你还得贪,怎么空啊?其实你根本空不了。你还担心一旦我空了,我想享受荣华富贵,这不是空的吗?我想受万人尊崇,这不是空的吗?
其实,为什么他不愿意接受这种空的现实呢?其实是因为那种虚妄的东西,他还没得到满足。他的理想还没实现就空了,一下把他的这种妄想给破了,他感觉心灰意冷。并不是说真正的见空,你真正见了空后真正得法喜。你真正见了空以后,那里叫如实空,那真的是得法喜的。世人得不到如实空,只是得些迷空、顽空或者是著空。那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真正没有空过所以你才会顽空,你才会迷空,你才会著空。就像贪嗔痴你真的放下了吗?财色名食睡,你真的断了吗?你真断了,或者你真的放下了,那才是空。你的贡高我慢到底去除了没有?你心中的执著到底去除了没有?你到底空了没有?这些东西你根本一点都没有空,那就是顽空。
你只是讲空,空了以后怎么办?空了以后是不是我们这个生命就没有了?空了以后我挣的钱怎么办?空了以后我怎么样?你这是顽空,你根本就没有空。所以世人往往就是这样“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永远见不了性,就是因为你自己本身没空。所以我们说讲《金刚经》讲到空性的时候,特别有些人想不明白,哎呀,完了,这全是空的,这世界这么空,我还想升官发财哩,这全是空的,完了,全部完了。不知道当体即空的问题。当体即空是什么意思?不知道本来这个升官发财,它本体就是空的,本身就是空的。你发的这个心其实就是空的。第一你空不了这个心,你空不掉这所,所以你那是口说,不能见性。
“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没有益处,不得益。所以我们说,你这是讲空说空。我们讲《金刚经》讲空,是真的从性上见空,去除你的邪执,不是口说空,不是著空,不是顽空。六祖大师一语就点破了众生的这些业障。“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什么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呢?它翻译成汉语就是“大智慧到彼岸”。那么如何用大智慧到彼岸呢?说“此须心行”,这个大智慧到彼岸,这是用心行啊!“不在口念。”
“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你光口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波罗蜜,就像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光口念心不行,心不去行就是幻、化、露、电,你心不去行,这些有什么用啊?电是火光,刹那间就生灭了,所以没有用处。“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如果心口相应念摩诃般若波罗蜜,你自己确实心行,得智慧,那么本性就是佛啊!离开自己的本性再没有别的佛。自性就是佛。离开自性没有别佛。这一点我们要有个深刻的认识。何为自性?你比如说精进,就是我们每天精进不懈怠,精进是自性中包含的一个内容吧!精进、懈怠都是自性中的一种。如果说你把懈怠变为精进,你在精进地修学,在精进地悟,这是一种自性的智慧。
这就是说你在自性中在正道上走啊!你是在觉悟的路上,精进就是佛性中一种功德。佛性中所具的一种功德,当然也是佛具的一种功德。如果说你迷了,你懈怠了,那就是离性,离佛尚远。虽然你的迷也在自性包含的内容中,都出自于自性但是你离佛尚远,因为你在迷中。虽然性不变但是相变了,性相有了分别了。它不是性相不二,是性相有了两个了,所以已背道而驰。“离性无有别佛”,你更不能在心外去求佛,你不能说东边有个佛,西边有个佛,南边有个佛,十方三世佛,都有佛,这东南西北西中都有佛,就是自己心里没有佛,那你就错了。十方三世佛也是心中佛的化现,如果心中没有佛,十方三世佛岂能成佛?如果你光做外面的佛,那就成了笑谈了。
我们一直打这个比方,说一个小孩,不懂事,尿急,他到了大殿里面看,他尿急,他冲着那个佛像下面,就开始撒尿。僧值——看殿的师父看见了,哎呀!小孩你怎么冲着佛像撒尿啊?你怎么尿到佛台呢?小孩反过来说:哪个地方没有佛啊?我尿急我总得撒尿,你说什么地方没佛?把这师父问住了,哎呀,就是啊,哪个地方没有佛呢?佛像这儿有佛,没有佛像的地方就没佛了吗?照这样一说这尿不能撒了,这十方三世都是佛,你往哪里撒尿啊,撒到哪里都是尿到佛头上了,这还得了啊!所以问题就在这里,所以不要著相,你要一著相,那可不得了。世人爱著相,所以有些祖师看世人著相很厉害,没有办法了,干脆这样说吧:这个厕所里面没佛啊,你上厕所里去。没有办法,十方三世都有佛,就厕所里面没佛,这厕所里面鬼多,你上厕所注意点,这也是祖师的一种方便。因为世人著相,不管心里的佛,只管外面的佛,心里面污七八糟、七邪八横的这些他不管,它只管外面的。外面没有别佛,离开自性无别佛!
——《禅修开示录》
文字整理:义净寺禅修中心
《六祖法宝坛经》浅说(7)
日期:2017/11/10作者:admin阅读:507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