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修天地
常净法师开示 义净文化 禅修天地 -
- 法雨甘露更多>>
- 越是没有修行的人,这个傲慢心越重,修行越不好的人,慢心越大,最后生大我慢。这是修行的一种障碍。 ——常净法师
- 在线留言
- 联系方式更多>>
-
佛事咨询:13589008250
华严寺客堂:0533-8593541
淄博华严寺微信平台:HTHYS1
大地慈养院:0533-7289195(办公室)
-
- 常净法师开示
-
通澈禅师:《六祖法宝坛经》浅说(15)
如果大家不同见同行,又不修此法,在别法中,不得传付,不得传此法。损彼前人,就是有损於祖师前辈,究竟无益。因为他不同见同行,你给他讲了终究也无益,而且还生诽谤此法之心。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就是说不同见同行的你在别法中,反而会引起这些人的诽谤。因为现在,我们这个禅法已经名满天下了,当然,讥谤的现在也有,但是比较少了,不敢正面诽谤了,只是拐着弯儿的诽谤。
但是在当时,在六祖那个年代,那个时候对禅法讥谤得不得了。没有摄受了禅法的人,当时所有的其他法门,教下的,戒律的,都对禅法有看法,都诽谤禅法,没有人认为是对的。学律的,说你这个禅法不依祖师意,是自己创的,你这是外道。为什么这样说呢?禅门里面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要动手劳动。这个戒律不允许啊!怎么可以种地呢?比丘怎么可以出去种地啊?这与律不符。而且不重经律,不立文字,又不是按阶级一步一步地来修。这怎么可能呢?当年禅法相传的时候,受到这种攻击。学经教的,说与经教不符。经教是从初地、二地,三四五地,六七八九地,一步一步的修到十地。
五十几个阶位,也是一个一个阶位的修啊!你说不落阶级,顿悟成佛,哪有此法啊?与经教也不符。我们禅法是顿悟法门,是最上乘之法,其他的都没有。什么小乘、二乘、三乘,大乘小乘都没有,就是心地法门,唯心所成,其他的都不算。所以它把经教的一些东西都否掉了,经教的也不同意。当时经教的最反对的是菩提流支,这个菩提流支也不得了。宣化上人在书上说,菩提流支对禅宗的诽谤最严重,甚至迫害。
当然菩提流支也翻译了很多经典。宣化上人是开悟的人他知道,菩提流支当时在教内很出名的,是天竺国的,所以他出来讲更有力。包括念佛法门的那就更不用讲了,念佛法门一直发展到现在。《坛经》里面六祖讲,念佛愿东愿西,你心邪的话哪里也去不了。极乐世界都在自己心里,你口念心迷,你念了有什么用啊?把念佛法门也否定了。
所以,当时禅门就是独挑。他把所有的法门都否掉了,也不是否掉,只说知见不同,对佛法的修行法则都不同。所以这里提出了同见同行。就是说知见一定要同,行为一定要一致。不然我在这里打坐,你在那里念经,这同行吗?我说明心见性,你在说要有阶级,一步步来。所以说,不能同见同行。所以此法无法传。所以六祖大师处在当时宗派的纷争中,我们也完全可以看出来。这种纷争是非常激烈的,与我们现在无法比。我们现在是诸宗不兴,不用说什么宗,什么宗也不兴盛,没有一个宗能兴盛起来的。
唐朝的时候可不是。唐朝的时候是百宗兴盛,各种法门兴盛得不得了。那教内就有八大宗派,有天台、华严、三论、贤首等等的。还有念佛法门、律宗等,那个时候何等兴盛。各个法门林立啊!各有各的思想,都是大部头著作,都著书立说。祖师云集,在唐朝出了多少祖师啊!我们说律宗有道宣律师,还有义净大师。还有各个宗派的开山祖师,还有他的门人高徒。
后来禅宗出现,禅宗又有多少祖师啊!就说禅宗六祖刚露头角的时候,社会中就已经有很多祖师了。提到任何一个庙,那就几百、几千的出家人。那时有多少思想出来啊!而且在唐朝时候,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从西印度、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一代来取经的。有从印度来传经送宝的,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多少人啊!唐朝为什么叫大唐?那个时候的西安,用现在的话说,那是国际大都市,是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现在的北京城也比不了当年的长安。那当时世界各地的,来的都是坐船或者骑马,要走好几年才能来到。佛教为什么在亚洲的国家传的多啊?从哪来啊?就是那个时候从中国传出的,这些国家的人也来大唐学习佛法。唐朝那个时候佛法的兴盛是可想而知的,是兴盛至极的地步。
没有一个国家能达到唐朝佛法的兴盛状态,直到现在你也找不出来。你现在能找出来吗?哪个国家是啊?你根本主导不了,那个时候唐朝就能主导。你想东南亚,日本,韩国的佛教是从哪里传过去的?都是从这里,有很多人来中国,也有中国人往东传的,叫东传佛教。西边呢,是从印度往东往中国传的,也有中国的僧人到印度去取经的,也有印度的僧人到中国来的,这么互动交流。再说达摩,达摩也是西竺人啊,达摩来到中国成为禅宗第一祖师。在当时佛教的交流是非常频繁,非常活跃,当时是文化盛世。好的思想可以进来,也可以传出去,既可以来,也可以去。从西边来的佛教,我们又传到了东边。比如说,天台也好,华严也好,包括禅宗的各大祖庭。形成了宗派以后,又把中国佛教的宗派传到他们那里去,又融入了他们的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他们的佛教。
我们现在是诸宗不兴啊,教下的东西更是寥寥无几。正宗的华严、天台等很少学的,恐怕剩下一个名相。你看现在的佛学院,令人担心的是,有的从佛学院学出来以后,信仰淡薄,甚至都不信佛法了。因为现在佛学院仿照的是现代社会教育学的东西,不是以信仰为根本的,你学那些有什么用呢?也有世界佛教的一些东西,也请些专家、教授,但是他们又不是佛教徒,他没有什么信仰,最后把佛教搞成学术研究了。甚至我师从某佛学家,我师从某著名理论家,都是这样的。
在唐朝时候那个祖师是这样的吗?根本没有。那个时候没有佛学院,都是丛林制,传教是以心印心,祖师大德和所有出家人都是在寺院里面学习,都是以信仰为基础的。没有信仰为基础,你学什么呢?信仰这个根本都保不住,你学了些花架子有什么用呢?我看最后还得破四旧呢。我说最后与社会的教育同轨了,没有信仰了。学校政治化、学术化,一个寺院政治化、学术化,没有信仰化了,这个就不行。其实这是越走越远,与佛法一点益处都没有。当然现在诸法不兴,诸宗不兴。什么是皈依三宝?你写上去让他打分,这不颠倒了吗?他没有皈依,他能讲出自性皈依的体悟吗?他能从信仰的角度讲皈依怎么回事啊?
他是门外汉,他讲不出来啊!他只是从学术的角度给你讲,是从字面意思的角度给你讲,这不是法!不是学的佛法。这是客气话。法是摄受的,用来摄持的,法叫规则,规什么则?规你心的则!是对治妄念的。你写了一篇论文。论证《楞严经》可能是假的,那个大师是讲的。你论了半天,论证了有用吗?与佛法有什么相干呢?这个假的,那个假的,大家怎么信啊?最后完蛋!
丛林现在很少,传统的佛法当然也有,可是传统的佛法又赶不上形势,赶不上人们的需要,所以传统佛法的弘扬波及的面很小,影响的面很小。再就是一些旅游道场啦,观光旅游的,做点佛事啊,卖卖香叫香火庙了,大约百分之六十的是香火庙。这是一种寺院的存在形式。再有一种寺院,当然也有修行的,禅堂的,念佛堂的这些寺院都有。再有一些就是学教的。比如说学天台的等,也是类似在佛学院里面。这就是佛教的现状。
佛教的现状与唐朝的时候没法比,更与六祖大师那个各种思潮纷涌的时候更没法比。那个时候就像现在这些邪法,那个时候是出现不了的。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人们都懂佛法,只是说知见不同。天台的是这样讲,华严的是那样讲,禅宗的这样讲,净土宗那样讲,律宗的那样讲,只是各宗派的思想归宗不同。但是各宗派都对佛法共有一个知见。现在不同,现在的人不懂佛法,没有知见,盲目从信。为什么呢?一点佛法都不懂啊!是这么个状态,这是没法比的。
所以此处,六祖大师就讲到这个同见同行的问题,讲到这个法传的问题。如果说不是学我们这个法的,不能同见同行的,那就不要传了,因为传了也无益,还造成他的诽谤,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现实情况。所以说我们也一直忧思这个佛法的修学以及佛教的传承,我们一直也在探讨这个事情,但是确实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存在形式,也找不出一个很圆满的发展的路子,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也很担忧。
那我们再看他的无相颂。“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六祖法宝坛经》浅说(15)
日期:2017/12/28作者:admin阅读:67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