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修天地
常净法师开示 义净文化 禅修天地 -
- 法雨甘露更多>>
- 越是没有修行的人,这个傲慢心越重,修行越不好的人,慢心越大,最后生大我慢。这是修行的一种障碍。 ——常净法师
- 在线留言
- 联系方式更多>>
-
佛事咨询:13589008250
华严寺客堂:0533-8593541
淄博华严寺微信平台:HTHYS1
大地慈养院:0533-7289195(办公室)
-
- 常净法师开示
-
通澈禅师:《六祖法宝坛经》浅说(16)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说通即通达,你心要通达无碍。如日处虚空,就像太阳在虚空里一样,照耀大地。“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这就是说此法的独特,此法之见性,传见性之法,此法的出世破什么,就是破邪宗,就是一切邪法,一切邪的法门。“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急。”就是说法是平等的,既没有什么顿法,也没有什么渐法。那为什么要讲顿渐?是迷悟有迟疾,心性迷业障重,所以他要迷得多一会儿,就悟得晚一点。有的人迷得轻一点,他就悟得早一点。所以是迷悟有迟疾,法无顿渐,法法平等。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此见性法门,愚痴的人是不可知的。“说既虽万般,合理还归一。”所以万般说词,理还归一,就是一个道理。“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烦恼暗宅就是指我们的业障,烦恼尘劳。常须生慧日,来照破恼除。“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是什么呢?就是你心里面的邪到了的时候,烦恼就来了。你心里面的正念出来了,烦恼就除了。“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那邪正都不动念、不起念的时候,那就露出了你的清净心,清净的本性。
“菩提本自性,起心既是妄。”这个菩提是什么呢?是自性。起心就是妄,你要起了这个菩提的念,起了佛心,动了佛念,就是什么呢?就是妄。哪怕你起的是正念,只要动念就是妄。所以“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这个净的心在哪里?在妄中,所以妄净不二。但正无三障。就是说只要你正,你就无贪、嗔、痴三障。“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要常看自己的过,这与道即相应,所以修道的人要常看自己的过错,不要老是看别人的过错,这是一个修行的人的基本操守,基本的要求。就是说你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要常自见己过,看自己的过失。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色类,就是各种事物。各有各的道,各不相妨恼,互不相妨,就是各有各的规则,这就是说各种类别的东西都有自己遵循的一个规则。比如人都有生老病死,这就是一个规则。与其他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离道别觅道是什么呢?就是说你违背了、离开了事物的这种客观的规则,客观的就是它存在的形式,它的内在的规律。你离开了这种客观的发展规律,客观的存在形式,那你再寻求出一个你的东西出来,你的一条道出来,就说你别觅道,这就是离道别觅道,你想再找一条道出来,就是说你永远找不出来的,这是终身不见道。
所以学习佛法,是教你认识什么呢?认识自性,认识事物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它自身存在的道,是要你认清它自身的道。不是叫你给找个道出来让人家走,所以这一个问题你可要弄明白。就像我们成佛,我们成佛是什么呢?成佛的过程是让我们自己认清自己本心,把自己自性里面的佛性找出来,自己本具有的东西找出来,就是认清我们的本源,这是一个成佛的过程。并不是说你又给立了一个成佛的道出来,说你怎么怎么样做,你怎么怎么弄,另找一条成佛的路,说那是个道。这就是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所以有的时候,你们也不要自己闭门造车,现在有很多人,我得成佛!那就回去精进诵经,打坐。然后就自己关起门来,一会儿念经,一会儿念佛,一会儿打坐,一会儿是拜佛。一会儿这,一会儿那,鼓捣着自己要成佛。
从来不观自己的心,老是鼓捣这一套,向外面求啊!听说人家背《法华经》,我得背《华严经》。你一字一拜,我也一字一拜。你朝山,我也得朝山,我也三步一拜。人家朝五台山,我也得朝五台山。你朝九华山,我朝四大名山。天天鼓捣这一套,以为这是见佛,以为自己找到道了。古人云,刺血写经书,我也来刺血写经书。整天琢磨这些事,其实呢,你终身不见道。终身还在迷中,自己给自己画了个圈,就在这个圈里面转,所以说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波波渡一生就是说,东弄弄,西弄弄,忙活了一辈子,到头来还自懊,哎!怎么白忙活了!还没有见性,见道。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见真道,走正路就是道啊!你不必要再找一个道出来。正是什么呢?正就是你所做的一切,包括你的行、住、坐、卧,你的前途事业,你的家庭,你的工作,你的心,你的为人处世,对这一切你的心是什么样的心?用正心去对待一切,这就是正。说“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自若无道心,你没有这个道心,你就是暗行不见道啊!自己在那里瞎琢磨,如在黑暗中行走找不到光明大道,这就是暗行。自己在那里瞎转悠不见道。若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就是说如果你真的是一个修道的人,应当不见世间过。
为什么不见世间过啊?就是说,看不到世间的过错。不要去指责别人,世间的过,世间的不平。所以说你不要认为这个世间全是不平的事,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这个人也不行,那个人也不行;这个人也不是修行人,那个人也不是修行人;这个修行的也不好,那个修行的也不好;这个人为人也不行,那个人为人也不行。满眼全是世间人的过错。这样是错误的。所以我们作为修行人不要看这些过失,不要看别人的过失,也不要看一切的过错,因为一切世事都各有各的道,各有各的因缘,它不是无缘而生啊!
所以这些东西都有很深的缘由,所以我们作为修道人,不要别人还没烦恼呢,你倒是自己先烦恼了,人家都不烦恼,你操的什么心呢?你看现在人都是这样,你看他不修行,他知见不正,或者他那个人小气,或者他那个人嫉妒,那个人不行,那个人怎样怎样,其实人家活得挺自在,可是你在那里生气。你生什么气呢?人家好不好与你有嘛关系?这里说,你自己都没有修好自己,其实,在别人的眼里你也是那种人。你觉得他是那种人,他觉得你也是那种人。
所以说佛眼里面才看出是佛啊,那个凡夫眼里还能看出佛啊?你看他小气,他看你还小气。如果那个大气人跟小气人在一起,那个大气人永远看不出别人小气来,为什么呢?他不计较。那个大气的人你要啥他给你啥,他给了你就忘了,他脑子里面根本没有这个人怎么这么吝啬啊?那个人怎么不给我东西啊?他没有这些想法。只有小气的人才有这个想法。知道吗,我给了他一块糖,他怎么不还给我一块呢?他给了人家一块糖他三年都忘不了,你说他小气不小气。你不就给人家一块糖吗,你用得着这么计较吗?哎,他就忘不了,他老说人家小气。所以说,不要见世间过,不要看这个人也不行,那个人也不行,什么时候你看见这个世界是极乐世界,什么时候你看见众生都是佛,那个时候你就成就了。
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你的心就如虚空一样,世间的什么东西你都能承载,你的心能包容了众生的一切的毛病缺点,一切的业障你都能包容的了,你的心能包容了别人的时候,就像佛菩萨。什么是佛菩萨?因为他能包容啊!他能包容一切人,一切众生。到庙里拜佛的不都是好人啊,也有坏人,坏人也到那里拜佛啊。我们认为他们是坏人,佛菩萨不认为他是坏人啊!所以他也去拜佛求保佑。
为什么他也去拜呢?就是佛没有分辨说好人坏人,都会去拜佛,就是因为佛能容纳他。他为什么要去抢?他有他的因缘。你为什么抢劫啊?我吃不上饭啊,我挣不到钱啊,我去哪儿那儿不要我了。我也想干活,我也想当官,我也想当个大老板,我赚不到钱啊!我做不了生意,种种原因。他抢不一定就是坏人啊,我们说的梁山好汉都是抢劫的出来的,你说这是坏人吗?从另外一个意义上,他也许有他的苦衷啊!这也说不定啊。所以佛陀以慈悲为怀,对好人也好,坏人也好,不管什么样的人,怀着什么样的心,只要来拜,他就容纳,只要去求他就去相应,去显灵验。
所以是这样的,没有一个认为是坏人。当他认识到他的这个事是坏的时候,他可能就有了智慧了,就是智慧观照了。所以当人认识到自己是错误的时候,这就产生出智慧来了。往往人从来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总认为是正确的。我们不是说,强盗也有强盗的逻辑,他有他的思维,只是他的思维狭隘,就是说我字很重,光想自己不想别人,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我们对佛陀的佛法,应清楚地这样认识。不要老看这个世界不公平,人家有钱你没钱,人家当官你当不了,人家住楼你住不上,人家过得潇洒你过不好,不要整天自己埋怨、怨恨,这都是没用的。所以我们作为修行人,不管那些身外的东西,什么也不去攀比,什么身外的东西都不去计较。当你用好心对待一切的时候,别人对你也是友善的。
不要怕被别人骗,你一定要记住我这句话,不要怕被别人骗,不要怕上当。前一世你没骗过他的话,这一世他是骗不了你的,即使你这一次被骗那也是还上一世的宿债的。人的智慧是相等的,没有谁骗谁的问题。即使他这一世骗了你,他下一世还要还你。你怕什么?所以不要怕吃亏,这个世界上谁也不会欠谁的。这一次他欠你的,下一次他还会还你。没有什么,说要账要不上来,借钱不还你,没有关系,不还就不要了呗!这有什么呢?但是你认为他就真的不还了吗?这一世不还,下一世就还。这一辈子不还,你儿孙也得还,绝对是这样的。这个世界绝对是公平的。不可能说平白无故欠了钱就不还人家,就拉到了,就永远的欠人家的。那可能吗?绝对不可能,所以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六祖法宝坛经》浅说(16)
日期:2018/1/13作者:admin阅读:65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