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修天地
常净法师开示 义净文化 禅修天地 -
- 法雨甘露更多>>
- 越是没有修行的人,这个傲慢心越重,修行越不好的人,慢心越大,最后生大我慢。这是修行的一种障碍。 ——常净法师
- 在线留言
- 联系方式更多>>
-
佛事咨询:13589008250
华严寺客堂:0533-8593541
淄博华严寺微信平台:HTHYS1
大地慈养院:0533-7289195(办公室)
-
- 常净法师开示
-
通澈禅师:《六祖法宝坛经》浅说(23)
下面这个问题也很关键。“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修行中,这个几千年的问题,现在我们仍然困惑。就是修行到底是在家修呢,还是出家修呢?在家修好呢,还是出家修好呢?看六祖是怎么讲的: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就是说,修行不在于是在家或者在寺,修行不在于出家与在家。这个观点也是禅宗的一个观点,禅法是心法,只讲心。在其他宗派是不这样讲的,甚至有的宗派认为修行或觉悟,或成佛,要有成就,首先你需要出家。释迦牟尼佛现比丘相以后,才可以成佛,佛是这样的,不出家,或者说女身,你不是男身,你都不能现世成佛。经典也这么讲过的。
我们在此处,一定要明白六祖大师禅法里面的特殊思想。我们禅法里面怎么讲?不管你在家出家,不管你在家在寺,只说你修行,说心,不说相。你出家也好在家也好,无所谓。“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你在家也能每天修行——下面还谈到你在家怎么修,——如果你在家这样去做,这样去修,那就如东方人行善,就说你在娑婆世界,你的心也是善的,也可以成就。“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如果你出家了,你不修也是不成就。你在寺院里面,你是出家人你就成就了吗?你就见性了?你就成佛了?不是这样的。你在寺不修,就如西方人心恶,就像在极乐世界你这个心还是恶的一样。其实所谓的平等就是在心的平等上。在家也好,出家也好,都需要你去修。“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六祖这里讲禅修,修什么?就是修清净心。很多人都不知道修什么。什么是禅啊?静虑,禅字是梵语,就是静虑,安静地考虑问题嘛。或者说禅是止息,止定。大家说了几千年,这个禅到底是什么,各说各的,禅包罗万象,你要在这个相上说,说不尽。但要从心上来讲,禅一定是指清净心。所以说,这个禅修就是修出自己的清净心来。什么叫做清净心?它与动念,恶念,善念都不沾边的,就是善也好,恶也好,精进也好,懈怠也好,与这些都不沾边。你不要以为你现在发了勇猛心,发大菩提心,乃至于大慈悲心,大精进心,这也与清净心无关。你动、静都不是清净心。这就像水一样,无论这个水是流动的也好,是静止的也好,不管它是什么形态,与其本性是两码事。我们的这个清净心如同水一样,它的性与形态没什么关系。水流也好,动也好,静止也好,与性没什么关系。我们这个清净心也是这样的,动也好,静也好,发菩提心也好,造业也好,与清净心没关系。
心的清净,在佛法里面讲,它不是无,不是指道家的无为。我们这个清净心是不二的法,就是说清净心与动静的相是高度统一的,不二的,性相不二。清净心不能独立出来。没有一个清净心是抛开一个相兀然出来的。就如有人看到水是不动的,静止的,有的人看到水是流着的,有的人看到黄河,水是黄的,有的人看到长江,水是青色的,有的人看到水在咆哮……看到的相不一样,理解也不一样,其实水性在哪里?水就在形态里,就在相里。清净心在哪儿?就在这些相里面,在这些动静的念里面才能找到。所以离开万事万相,清净心不能独立。一定要知道它的不二性。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这也是我们要问的,韦公又替我们问了。在家我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又要养家糊口,又要赚钱,又没有这么多时间去诵经,去拜佛,到底我们该怎么做呢?有的上有老下有小,成天为生计,为生活奔波,我怎么才能修行呢?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问题。在家我念十个小时佛,打坐十个小时,或者念十个小时经,这就叫修行吗?在家我没有这么多时间我怎么办呢?“愿为教授。”就是给我们讲一讲吧!“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六祖说,有一首无相颂,常依无相颂修如同跟他在一起一样,没什么差别。“若不依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也就是说你不按照这个颂来修持,就是你出了家,于这个道又有何益?就是说你出了家也没用,与修道没有关系。我们来看看这个解决了我们在家修行的种种困惑的无相颂。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西方只在目前一个是讲的持戒的问题,在家如何持戒:“心平何劳持戒。”我们受了五戒了,受了八关斋戒了,受了菩萨戒了,那我们怎么去持?对于戒律的问题怎么办呢?六祖大师这里没指导你必须持哪条戒,他讲的是心平,这个心平是针对我们前面讲的须弥山啊,海水啊,波浪啊,鱼鳖啊,有这些东西所以心地不平啊,心贪啊,烦恼啊,乱七八糟的这些虚妄的心啊,恶心啊,这些都是指心不平。我们现在的心其实很多不平啊,总觉得社会不公平,从来没觉得我们的心不公平,总觉得为什么我得到的少,别人得到的多,为什么我努力了得到的少,为什么别人没努力却得到的多等等,总觉得世间对自己来讲是不公平的。其实呢是自己的心不平。我告诉大家,其实这个世界是绝对公平的,不仅这个世界,这三界之内绝对是平等的,绝对是公平的。你觉得不公平,是因为你的心不平。等到你心平的时候,一切都平了。不要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没有得到,没有满足你内心的欲望就叫不公平吗?
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因果,这个因果是怎么形成的呢?因果是一个人的业力造成的,也是由我们心造出来的,罪从心起。因为我们有这个虚妄的心,所以有了这个罪业,既然心有罪业,那一定有果报,这个很正常,这个就是公平,所以这个世界绝对是平等的,不平的是自己的内心。居家持戒,心平了戒自然而然就持了。圣贤以戒为解脱,凡夫以戒为束缚。凡夫心不平,认为戒律是束缚他的东西,他觉得别扭,觉得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不自由。但是你在圣贤位的时候,戒律就是你的解脱之道,没有什么不可以。所以那个时候,就自然而然没有什么戒不戒的问题。菩萨还有戒吗?佛菩萨没有戒啊!但他还是佛菩萨。所以,这个戒就是个心法。
戒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争论了几千年了,从释迦牟尼佛成佛到圆寂,他在世的时候以佛说的为准。就在佛涅槃一百年以后,就是因为戒律的分歧,对戒律理解的不同,就开始分裂再分裂,一直到我们今天。你看这个戒律分到我们今天,有藏传的,有汉传的,有南传的,东传的。像东传的,日本韩国,尤其以日本为代表,它的戒律是不一样的。南传的,尼泊尔啊,印度啊。西藏这一带是藏传的,藏传的以前不叫藏传,大约三十年代吧,才把西藏的佛教叫做藏传佛教,原来都叫喇嘛教,与汉传佛教不一样。这些是怎么分出来的,是以戒律分出来的。比如说服装,穿什么样的服装,汉地的僧人与藏地、南边的国家是不一样的。再从住、吃来分,汉传佛教是吃素,以中午为主大家一起过堂共食。汉传佛教要求共食,不主张别食。住也是这样,汉传的佛教是在固定的寺院,固定的伽蓝道场里住,有统一的寮房,统一的房间给你住。
汉传的就是这样的。衣,食,住,行,行当然现在不存在,我们一般安居下来不用四处游化,一般的活动都是本寺院里面举行,这是汉传。藏传就不一样了,穿衣服他们是穿藏传佛教的衣服,我们不能穿动物皮毛之类的衣服,藏传的没这样的讲究,喇嘛出来时都穿皮毛,都穿皮鞋,或带皮帽,从衣食住行上都不一样,这就是在戒律上不同了。你这个时候就不要心不平了,比如汉教的,就觉得藏教的那个戒律松了。比如两个人都受五戒了,你怎么不吃素,你怎么还喝酒等等,人家吃你心不平了。所以受戒后,老看到别人在犯戒,还愤愤不平,这就不行。
所以说心平何劳持戒。持戒是个修行的过程,我们汉传佛教的持戒也是一个成佛的过程,但你也不能说人家藏传的戒,跟我们的戒不一样,就说人家不能成就。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些事情,我们在家如何持戒,这个很关键。有的人受戒后,家里人都吃肉,你说自己吃不吃呢?有时候因为吃饭引起家里的一些矛盾,搞得还挺不愉快。在家我们在戒律这个问题上不知怎么弄,特别对杀盗淫妄酒如何持戒,有的人总在相上持,而不在心里面持,这个问题很麻烦。相上看去是在持戒,其实心里面没有持,相上持是持不住的。有的人还有什么毛病呢,你是在家人又不表法,表面上持,有人时持,没人了就不持,这更不好。所以我们在家持戒,六祖这里重要讲的是心,心平,去除自己内心的贪嗔痴,从这个根本上去做。还有很多表面上吃素的,其实内心里面可不是吃素的,心里一点也不善啊!我可不是吃素的,你敢惹我!
所以六祖大师也在讲这个道理,心平才可以,心善还在吃素不吃素这个事情上纠结吗,根本不会的了。如果你让一个皇帝受戒,让他守五戒,以后会怎么样?如果按照五戒的戒相来做的话,这个国家就乱套了。那么皇帝就不能持五戒了吗?六祖大师不是这样讲的:如果他心平,他就是在持戒,他如果让这个社会公平正义,让这个社会秩序井然,让国家秩序井然,让人民安居乐业,他就是持戒啊。所以说你不要认为你自己受了五戒,你的功德大得不得了,全天下就你是修行人,别人都不是修行人,那你就错了,你自己就犯戒了。六祖大师一直在强调这个事,他把这个戒的问题放在第一位,首先指出在家人持戒重在于心。
这个问题,各界学说是不一样的。禅法的特点就在这里,他是讲心而不是讲相。所以说我们在家人修行一定要持戒,这个戒在哪?在心上。心一定要持,你这个心要是持戒,你生生世世都不犯,即使你像济公那样吃着肉,你也是没有犯,因为你的心在持,心持你就不会犯,心不持,一有染,你就犯。过去有些老和尚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劳动改造,他们也是吃肉,当然那时候肉也少,肉是稀罕的东西,食堂里面还会单独给你炒个青菜?那是不可能的,你是罪犯,僧衣都不让你穿,你念经,经书都给你烧掉,这些老和尚都在犯戒吗?不能这样讲,即使那样他心里面不犯,所以他们没犯。
所以,我们也一样,重要的是修心,为什么六祖吃肉边菜呢,不吃不行吗?六祖跟猎户生活了十六年,怎么吃?猎户天天去打猎,虽然六祖也是偷偷地去放,放的也只是少数啊,大多数你是放不了的。那你怎么吃饭?肉边菜也有肉啊,炖上一锅菜,里面放上兔肉,你说里面能没味吗?那个时候六祖怎么办呢?所以修行重在于修心,而不在于事相上,相随着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因缘变化,但是心不变,心不变这是个根本。不管你是东传也好,南传也好,西传也好,不管你怎么传,心是不变的,不管你律制是如何改变,法是不变的。你说穿裙子就穿裙子,你说穿长衫就穿长衫,你说漏肩膀就漏肩膀,你说不漏就不漏,你说剃头就剃头,你说烫戒疤就烫,不烫就不烫,你说怎么就怎么,这个相根本不重要,重在于心。
再说修行。“行直何用修禅”,直是行为,这个直说的是要正直,不要弯曲,歪曲,行为不正不行,行事,一切行为要正直。你要行为正直了,何用修禅呢?这句就讲什么叫修禅,就是要你行为行事一定要正直,行得正,这就是修禅,行的不正修什么禅?你说你是修禅的,可是你心术不正,行为不正,成天嫉妒恨,有祸害的心,有毒害的心,贪嗔痴炽盛,世上很多人不是这样吗?说,我是修佛的,我是信佛的,但坑蒙拐骗偷什么事都办,这叫做行直吗?禅是什么,禅是内心世界的正直,六祖讲得非常清楚啊,不需要你去多说什么。现在的人都在法相上争论,甲说甲的对,乙说乙的对,为了一个理论或者一种观点互相掐架,互相抨击,互相打,有用吗?都想为了标榜自己是正确的,这样一点用都没有,反而显得是自己不行,自己行还用打吗,所以说行得正走得直才是根本。
《六祖法宝坛经》浅说(23)
日期:2018/6/23作者:admin阅读:94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