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修天地
常净法师开示 义净文化 禅修天地 -
- 法雨甘露更多>>
- 越是没有修行的人,这个傲慢心越重,修行越不好的人,慢心越大,最后生大我慢。这是修行的一种障碍。 ——常净法师
- 在线留言
- 联系方式更多>>
-
佛事咨询:13589008250
华严寺客堂:0533-8593541
淄博华严寺微信平台:HTHYS1
大地慈养院:0533-7289195(办公室)
-
- 常净法师开示
-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这是指止观法门,修止观的。“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坐在这里干什么?说观心、观静,心不起念观静,不动不起,然后就在这里开始用功。迷人不会观,观出毛病来了。观着观着,日久成魔了,观着观着,日久成颠了。我们的禅修,在打坐的时候,并没有要求大家去观什么。我们坐在这里干什么?你说干什么?你想干什么?有的人说我想干什么干什么,你想干什么都是错误的,你不想干什么也是错误的。你坐在这里并不是说,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你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这个东西你控制不了啊!你说我坐在这里妄想太多啦,我不想让它想。你不想让它想,它就不想了吗?
我想念佛,我想提起正念,你想提起正念你就能提起来吗?你提着提着就跑了。我提阿弥陀佛,我提释迦牟尼佛,我把正念提起来。好,你提吧,你连一分钟都提不起来,早没影了。不行!我拉回来我再提。这些东西在我们大乘禅法里面,都没有要求你去这样做。只要求你去参,参。最后怎么参啊?怎么用功夫?我们还没有开始学呢。所以,你现在坐在这里,是看看你能怎么样?看你用上功夫还是用不上功夫。
为什么有些法门经过多少年以后,慢慢地被淘汰?有些法门则经过调整被保留了下来?这是经过实践验证出来的。比如念佛持名号,就是持名号,也不让你太执著了,这个名号执著的太久了、太盛了也不行啊!这并不是你的错,只是你的根机不够。你打坐,观着观着没影了。包括一些止观,小止观,大止观。大止观更观不来啊。小止观,观观也出毛病。
有的人说,我坐在这里干什么?那人说,你就抱住你的心,念头起来你就把它摁下去,起来你就把它摁下去,不要让它动念。这是修行吗?这个是不是修禅啊?这个是不是如法啊?是不是正道啊?这个不是。念头起来摁下去,无非是石头压草啊!它现在不起了,你一不压它,它又起来了,还不是一样?所以你都在做些无用功啊!“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这是六祖大师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见地。后来的祖师的各个宗门宗派的教化,也没逃出这个见地,都是以此为根本,以这个教义为根本。修禅的人很多,打坐的人也很多,但是如实修的人很少,因为不能踏实下来。大部分的人打了几天坐就出毛病了,便执成颠。因为心里面偏执的东西,执久就成颠、成魔。你心里面只要有一丝一毫的东西,就会执久成魔。所以执著二字很可怕。修禅,你的心里面不要执著一点点的东西,包括法、法相。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看这一段话,善知识啊,本来正教,是说佛的正法,无有顿渐,就是没有什么顿渐之分。法无顿渐,是六祖大师在禅法里面一直强调的一点。这个法没有什么顿渐之分,人性自有利顿,是说人的根性有利顿。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说迷人渐修,悟人顿契。就是愚痴的人、迷惑的人,他要慢慢地修才能明白;智慧大的人,悟人顿契,就是一下子就能契机契入,就明白了。自己知道本心,自己知道本性,即无差别。总归来说,自己的本心,自己的本性,是没有差别的。
最后人与人也是没有差别的。只是有的人痴一点,反应慢一点,有的人反应快一点,只有这么一个差别。人的智慧,众生的智慧,其实是等同的,就是说见性后,智慧是无差别的。就说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他比你聪明多少,你比他傻多少。智慧是均等的。什么不同呢?就是迷悟的不同,顿渐不同。有的人反应慢一点,明白这个事理缓一点;有的人明白得快一点,是有这么一个差别。但是自知本性,自知本心,最后是无差别的,等觉嘛。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差别,不要以为谁比谁聪明多少。立顿渐之名,其实是假名而已。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先立的是什么呢?无念,无相,无住。宗,体,本。他说以无念为宗,无念就是离念的问题。“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相者,于相而离相。什么是无相啊?是在相中而无相,于相而离相。这个无相不是叫你毁相,不要外相,不要相,而是教你于相而离相,在相中又不执著于相。讲的是不执著而不是不要。无念者,于念而无念。
无念,就是在念中而无念。就像我们坐在这里,何为无念?我坐在这里什么也不想,我就是打坐,可是呢,你如果什么也不想,这个禅坐还有什么用呢?一点用都没有。这叫什么禅啊?空心禅。那有什么用呢?没用。而是要于念而无念。有念不怕,但是不随着念走,不执著它,随缘应现,随缘度化。
所以,我们对外面的事相上,不要产生分别;同样,对我们内心起来的念,也不要产生分别,对你内心起来的念不分别、不执著,与在外面的事相上不分别、不执著是相同的。所以,你首先要对你内心起来的念不分别、不执著,其实你内心起来的这些念,不是让你断灭,而是让你转而已。有的时候你起了些恶念,有的时候你起了些善念,这些念总是要起的,这个念本体就是性空的东西。念是一个空性的东西,比如说你的恶念是怎么起来的?这个不是有根的。这个善念恶念,这个念本身就是空性的。
何为空啊?就是说这个念,第一你可能由于宿世的业障、宿世的罪业、因果、因缘,而形成你现在的一种恶念,这种恶念果熟了,产生出来了,这种恶念也可能是过去的一些恶种子的应现。再一种,也可能是你存在的外在环境,是一种恶的环境,使你这种恶念起来,你恶念的产生无非是由于你的内外环境所致。念有起就有灭,有善就有恶,起也好,灭也好,善也好,恶也好,这些念本身就是空性的,不能去执著。有的恶念是业力所牵,想制止也制止不了,恶念就起来了,起来了就是业力。
所以,要于念而无念啊,就是在这些念念之中而无念。这不是让你断念,有些念是断不了的,你真的把念断了,也并不一定能够成就。你原来的一些念,都是杂乱无章的,善善恶恶,因缘果报,业力所牵,万法的种子,统统的产生出来,形成各种念。你在修行过程中,慢慢地这些念自然而然会起,而又会慢慢地都会归顺为正念。
用这个外在的环境来讲,我们如果吃饱了饭的话,我们不会动饿的念头。但是当我们非常饥饿,饿得不行了的时候,我们动的最多的念就是饿。这个饿就是一个念头啊,那怎么办啊?吃饭就是了。有的修行人却要把这个念头压下去!就是不吃饭。一天不吃,两天不吃,三天不吃还行,四天五天你饿死了。这可能吗?不可能。所以对这个念,所以很多祖师说,你饿了吃饱了不就行了嘛!就这么简单,怎么还出了这么多事呢?打瞌睡了,你睡不就行了吗?睡足了不就不瞌睡了嘛!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迷人、愚人他就搞复杂了。饿了,修行人怎么会饿呢?这是妄想所致啊,我得把饿的念头消灭掉,我要把饿转成不饿。你怎么转啊?你肚子里面没东西你能转成不饿?瞌睡了,修行人怎么能睡觉啊?你看人家那个祖师常年不睡,我也得常年不睡。最后把祖师们都气得没办法了。你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不就行吗?众生迷就迷在这里,起念,造作。人家不吃我也不吃,人家不睡我也不睡,人家不穿棉衣我也不穿,人家冬天赤脚我也不穿鞋,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思维,这都是错误的。所以这个念,应该是于念而无念。这个念当体是空的,但是它是有因缘的,不是随便这个念头就起来的。只要有因缘的东西,就有起有灭,就是性空的。
我们的生命是怎么延续的啊?就是念念相续。我们如果没有念,可能就死了吧?那真的无念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于念而无念的这种修行方式。我们起的最多的就是念,起心动念嘛!为什么《地藏经》上讲,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为什么众生、业障凡夫起心动念都是罪业呢?这是有因缘的,因为他自私啊,贪嗔痴等,就会起这些念。我们要做到于念而无念,无念不是断念。念起来不要怕,它本性是空的。有的念头起来它会熏习的,比如小偷,念头起来以后,越偷越想偷,有念变为现行,先偷小的后偷大的,越来越收不住手。这是什么毛病呢?这就是不断熏习过来的,欲望恶念的增长,一次一次的累积增长。修行也是,你每天精进地修行,越修越想修,越修越精进。你这个念,不管你怎么做,这个念常常的起来,就会坚固增长,这就不能成为无念。
何为清净?清净是与有作、造作、作取相对立的,越做越想做,这是在作取,在造作,这不清净。坏事越做越想做不好,好事越做越想做也不好,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在有念中行为。等到有一天“嘎嘣”弦断了,好了!心不清净就不行。我们修的是清净心,清净心有了以后,当然就不会有什么恶念,都是在随缘度化,那个功夫是深不可测的东西,等到你心清净了以后,与事相都已经无关了,这是无念。
“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人的本性是空性,所以无住,这是人的本性,它是随缘的。我们拿众生的形态来讲,水里面有众生,有鱼鳖虾蟹,它们为什么长成那个样子?不是它想长成那个样子,而是在水里面,它随缘水性,只能长成那个样子。它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多余的,都有用处。人也是一样,我们长成这个样子,也是随我们的因缘所成,不是我们想长成这个样子才这个样子,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没有多余的,没有哪一个东西是多余的,长到我们身上的都是有用的,这就出来一个随缘的问题。
因为随缘,所以有了众生的各种形态,因为随缘,所以无住。如果有住它就不随缘了。它若不能随缘,就不能进化,没有变化,其性就非空,所以无住是人之本性,众生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于世间的好坏、善恶、冤亲,还是受到言语刺激,受到别人欺负和争斗,我们都不思酬害,视之为空性,都不去计较。发生过了就过去了,就像没有发生一样,不留痕迹。我们做的善事也不留痕迹,做了就做了。别人欺辱了我们,也不留痕迹 ,并将为空。念念之中,不思前境,念念之中不考虑以前发生过的一切恩恩怨怨。
《六祖法宝坛经》浅说(27)
日期:2018/12/28作者:admin阅读:113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