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修天地
常净法师开示 义净文化 禅修天地 -
- 法雨甘露更多>>
- 越是没有修行的人,这个傲慢心越重,修行越不好的人,慢心越大,最后生大我慢。这是修行的一种障碍。 ——常净法师
- 在线留言
- 联系方式更多>>
-
佛事咨询:13589008250
华严寺客堂:0533-8593541
淄博华严寺微信平台:HTHYS1
大地慈养院:0533-7289195(办公室)
-
- 常净法师开示
-
-
“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前面的忘不掉,后面的又记住了,相续不断,就把自己系缚住了。“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无缚,即无法缚,没有法的束缚,不被法所束缚。特别我们禅修的人,更不应该被法所束缚,这就是以无住为本。以前举过这个例子:大慧杲禅师要涅槃的时候,两腿一盘,告诉弟子说:“我要走啦!”徒弟们跪下来哭:“师父啊!你留个偈子给我们,古来的大师们要走的时候,都留了偈子,你没有写偈子。”他已经死了,弟子们一哭一叫,一下子把他从死中又气活了。把眼睛瞪开:“没有偈子我还死不得啊!”这就是法缚的问题。
小和尚他就认为祖师大德临圆寂的时候都要说一首偈子,师父你死的时候,也应该说一首偈子,这就是法缚,在后面公案里面讲了很多这样的道理。过去有很多接引学人的法,接引完了就罢了,这一篇就翻过去了。可是后人呢,念念不忘,非要把这个法返回来再用一遍,嚼人家吃过的饭。这个东西再用它就不灵验啦!所以,你把过去祖师接引学人的那些公案、那种斗机锋、那种话语,你再搬到这里来用,你看人家怎么说啊?所以说,这个法你不要去效仿,那是被法所束缚。你不是从自心流出来的正法,而是去效仿。
当年的赵州禅师,来了一个向他求法的人,他一看根机不相应,就说“吃茶去”。那我们也学赵州和尚,动不动也来一个“吃茶去”,那是不行的。所以说有些东西,特别是在法上,不要被束缚,念念不住即是无缚。特别是,我们修学禅法的不要太“住”,不要太束缚自己,不要循矩蹈规,前人怎么做,后人一定照着做。你看很多祖师就因为这个事,丹霞禅师把佛像劈了烧火了,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也要这样,在法上不要住,要无缚,不要被法给束缚住。过去的读书人,有说书呆子的,按这里说,那是正儿八经的法缚啊!文言文、八股文,说话写诗都是有格式的,要合辙押韵,一般人学不来,脱离了人的真意的表达,弄成了文字法缚。经过了这几千年,还是回归了真意的表达,白话,直接说话这不挺好吗?我们在心法上就是这样,这就是无住为本。大可不必人家干什么你干什么,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他这里说,于诸境上心不染这叫无念,不等于说百物不思。在自己的心念上要常离诸境,意思是说不受境界的影响,不于境上生心。这个境上生心就是,你看见人家在哭,哭的好伤心,你同情心怜悯心就起了,你也哭,这就是境上生心。你看到大家都在精进地学习,突然你的心动了,你起了精进修学的心了,这就叫境上生心。这里讲不要于境上生心,这也是无念。
若只百物不思,就是说,你如果什么都不思考,什么念都没有了,念尽除却,把一切都除却了,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怎样了?完蛋了!一念绝即死啊!别处受生,轮转去了,是为大错。你在坐的时候,千万不要说什么念都不起了,这个与你境上不生心与无念无相无住,相差甚远。一旦念绝了,万念俱灰了,就完蛋了。为什么人要自杀呢?就是万念俱灰,百无聊赖,没有意思了,那还不算念绝,只是灰心了,活着没有意思了,就自杀了。
“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学道之人要认真思考,如果不识法意,自己错了也罢了,更劝他人误入,自己不得见,还谤了佛法。“所以立无念为宗。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
。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为什么立无念为宗?就是因为有人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就是各种境界来了以后产生念头,这种念头是分别执著的念头,这种境是一种爱染的境,念上便起邪见,生出来一切尘劳妄想。自性本无一法可得,我们怎么有那么多的法呢?就是因为我们在境上所产生出来的。我们在修行上要见自性,自性本无一法可得。如果说你有所得,而妄说祸福,这就是尘劳邪见。所以此法门立无念为宗。不让你乱讲,不让你对镜起念,对诸境上不动念,要深知不执著,又知随缘而应。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什么是本性的反应?就像我们专注地干某一件事,手中拿着个碗。突然背后有人大喊一声,吓得你把手中的碗掉到地上,这就是本性的反应。如果你提前知道有人要吓你,手里这个碗,你考虑一天都掉不到地上。你要考虑,他吓我有什么目的吗?我摔不摔这个碗呢?考虑来,考虑去,一天了,碗还在手中端着掉不到地上。这就不是本性的反应了。这个真如妙性所起的念,是一种自性的念,真如自性起的念跟我们在境上起的念不一样。如果真如起用,即使六根具足,都有见闻觉知,看得到听得到,但是不染万境,就是真如起用,真性常自在。
真正的真如起用是有大智慧的,能了知诸法相,了知万法。虽然能洞知众生的心,能洞知众生的法,但是于第一义而不动。第一义是什么?就是透过事相而心不动,第一义谛就是心法。凡夫也有六根觉知,凡夫是为六根所蒙蔽。我们不觉悟的人,我们的心会随着六根发布来的信息跑,就是随境转。那里唱戏了,很热闹,你就不诵经了,跑去看戏了。心被六根给迷惑了,随着六根跑了。第一义而不动,比如看戏,我们可以看,也可以不看,不会被这个戏迷惑颠倒,需要看的时候我们就看,不需要看的时候,马上就不看。不会像上了瘾一样,被境所染。所以,“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我们这个不动的就是真如起用,动的就是妄心。真如不动,不为万物名利财色食等外境所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左能右,能得能失,都能自如,不为之所动,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就是真如起用。
《六祖法宝坛经》浅说(28)
日期:2019/3/9作者:admin阅读:1202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