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是这样的。 为什么在沩山祖师这里,一个善人供养了几批上好之绢。哦,来供养了,祖师就敲了三下禅床。我们说,这就是一个心念的问题。既然内心已经无我、已经自性回归,何有布施一度啊?我们所谓的布施,就是施者、被施者、所施之物,构成了布施一度。从这个相上来讲,这就构成了布施一度。
既然无我,何来施者?何来被施者?何来所施之物啊?如果你作为一个施者,若能得到如此之心境、心地之大法,那你想吧,你的功德到底有多么大?不可想象。
当然,如果你全具功德、实具功德、功德圆满的时候,你根本不要功德,没有功德之念。你有何功德之念呢?你已经功德圆满了,就没有这个功德之念了。所以问题就在这里。
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修行之中,其实都是这样。佛菩萨设置了很多法门让我们去修,就是因为我们百千万种的心差别太大了,千差万别的心,差别太大了。没有办法,佛只好设百千万个法门、百千万种方便。
当然,禅法从究竟处一入手,把我们吓一跳,因为它太究竟了。为什么很多人对禅法摸不着边儿啊?就是因为你的心跑得太远了,离这个圆满相差的很远,从心性上还相差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