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修天地
常净法师开示 义净文化 禅修天地 -
- 法雨甘露更多>>
- 越是没有修行的人,这个傲慢心越重,修行越不好的人,慢心越大,最后生大我慢。这是修行的一种障碍。 ——常净法师
- 在线留言
- 联系方式更多>>
-
佛事咨询:13589008250
华严寺客堂:0533-8593541
淄博华严寺微信平台:HTHYS1
大地慈养院:0533-7289195(办公室)
-
- 义净文化
-
尊敬的主持人魏老师、梁老师,常净法师以及各位专家,各位高僧大德,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魏老师即给我鼓励又给我压力,跟前面几位先进相比、前贤相比他们是大家。所以我今天很荣幸来参加这一次论坛,我想我是来随喜的,来祝贺的。所以来之前陈教授给我打电话,他也知道我不研究义净,叫我讲一下浙江佛教界的一些情况,作为一种借鉴。我后来想想怎么讲浙江佛教,不讲其他地方的,不讲江苏、福建、广东啊我们国内很多地方都做得很好,是不是因为我们陈教授也是浙江天台人,有家乡的情谊在。浙江在历史上,佛教情况可能是比起现在国内其他地方的话,它处在东南地区,相对来说江南一带佛教文化比较发达。所以我想我首先简单的把浙江佛教、所在的江南佛教介绍一下。当然我也不是非常了解,就是我所看到的、我所了解的,因为在浙江工作二十几年,浙江是有一些得天独厚历史渊源,历史佛教资源,这些佛教资源的话,比如我从中国佛教史总的来说,我们一般研究中国佛教史,都以唐代或者是五代作为一个划界。唐代之前中国佛教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五代、宋代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但是浙江的佛教恰恰是五代或宋元明清时期,它的一些对社会的影响力才显现出来。浙江佛教在宋元明清时期到近代,到现代到当代的发展,它从宋代以前它还是有一个特别鲜明的特征,我称之为社会化发展。可能在佛教的理论,佛教的精简精英佛教的发展到了唐代就到了顶峰时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浙江佛教经过太平天国和民国的破坏,但是之后的恢复也很快。为什么浙江的佛教恢复的这么快?我后来总结出它有另外一个特别好的特点,它有一个非常好的群众基础,或者叫做信众基础。这一点的话可能是跟国内其他地方相比,特别是北方,或者是今天的陕西相比的话不太一样。在浙江佛教信众基础方面,比方说有一点,我们刚才谈义净法师和玄奘大师,他们是中国佛教史上大学问家,是高僧大德,学问非常好。他影响的都是一些达官贵人,在中上层跟知识分子一样。浙江佛教信众基础表现不是这个层面,当然也有高僧大德,像永明延寿、大慧宗杲,但是浙江佛教关于信仰方面,我个人认为信仰是影响社会民众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一个信仰方式。大家都知道普陀山,普陀山是我们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观音菩萨的道场。其实浙江的佛教影响不止于普陀山,我稍微点一下在杭州的,浙江省有三个观音的信仰基地,除了普陀山之外,还有一个是杭州,还有一个是湖州。湖州的白雀寺是当年一个叫道济的尼姑发心修建的,后来发展到湖州一带的观音像也很特别,后来有一个人写了一篇《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传》,把观音菩萨定位为一位女性,这些都有一个传说,传说都是在这一带起源的。大家都知道杭州的灵隐寺,灵隐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寺院,其实如果你在杭州生活,对杭州比较了解的话,你会发现近现代以来灵隐寺的地位在旅游游客当中或在信众当中,他跟杭州的三个天竺寺是不太一样的。特别是上天竺法喜寺都在天竺景区内。我看过一个资料,在清末与民国初期的时候,当时的时候江南佛教也比较衰败,因为当时灵隐寺是大庙,在当时排第二,所以出家的尼僧很多,虽然灵隐寺出家人多,但是因为当时社会动荡,导致它那里出家人生活不是很好,而同时跟灵隐寺仅仅隔着一点点的上天竺寺,虽然出家人少一些但是收入非常好。为了保证灵隐寺的这个收入,当时有地方官员向清朝政府打报告,说要把上天竺寺院的收入匀一部分给灵隐寺的法师们,以至于以后干脆让灵隐寺的方丈兼上天竺寺的方丈来缓解灵隐寺的压力,为什么上天竺寺院收入这么好呢?就是因为在明清时期,当时江南一带观音信仰非常盛行,上天竺的观音信仰是灵感观音,灵感观音有一个特别的应验,包括苏轼都写过诗。如果当时杭州城发生水灾、旱灾,就把上天竺寺院的观音请过来,这个观音不高,有一米高左右,非常小,请到城里来祈雨或求晴,都很灵验。苏轼当年写过一篇祈请文,其他人也写过感谢的一些文章,所以导致后来江南那一带每到春季的时候,都形成一个大量香客游客,到那一带到上天竺来朝山,这个朝山的民众和影响力到现在为止,他的这个形成以至于到清代叫钱塘十八景,不知道到后来形成什么,有一个景点叫天竺相识,所以杭州市的旅游经济包括城市经济的发展,我个人认为都离不开上天竺的香火兴旺,所以这形成杭州市非常鲜明的、建立在这样一个群众基础上的佛教信仰。所以这一点我觉得很特别,可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因此我觉得我们今天要维护他的香火、维护它的文化和他的兴盛时代,不能离开这样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一点非常重要。当近现代以来,当代浙江佛教,因为我们谈的是当代浙江佛教。还有一点我们稍微说一下,当代浙江佛教政策的支持也很特别,我最近在做一些事情,帮助奉化做一些事情。这个支持可能跟领导人、个人有一定的关系,也跟制度有点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浙江当过省委书记,他在浙江当省委书记的时候曾经做过几件事情,有两件事情跟佛教有关系,一个就是把奉化雪窦寺,室外露天的弥勒佛建起来,这个弥勒佛建起来的时候是他在当省委书记的时候。所以现在浙江市和宁波省委领导非常重视雪窦寺这些名山建设的工作。还有一件事情,在浙江省政府,可能很多外人不知道,浙江省政府的院内,院内有一座小山,大概是杭州市内最矮的一座山,这个山下面有一个弥陀寺像,也是习总书记在当浙江省委书记的时候,在省政府大院里面,把这个弥陀像建起来的、塑起来的,所以我们到省政府可以看到。我们共产党员不信仰佛教,这个说法比较迷信,但现在据说省政府大院里进进出出的人每人一串手珠,所以这个很有意思,这个是和领导人个人有关系,我不是说习总书记只重视佛教,其实他非常注重传统文化。他的一些这样的努力,所以带动了浙江的一些基层干部对佛教的态度有了一些很大的变化,领导人态度的变化,对我们做佛教文化的研究,对佛教文化的梳理工作非常非常的有价值有作用,所以这是大概的基本情况。近些年浙江佛教界也做了一些事情,我也大致简单做了一些梳理,做一下介绍,可能讲的不是很全面,也算是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因为历史文化的悠久,所以浙江省佛教界对大概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就是学术的研究工作,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多的,。因为我在浙江大学工作,在2003年就参与了当时叫杭州佛教学术研讨会,这个学术研讨会虽然是杭州宗教局和杭州佛教协会、佛学院几家联合起来办的,到现在为止办了第十二届。每年一届一直持续下去,但这个工作也给杭州佛教文化带来一定的繁荣。光泉法师也是从当时杭州佛学院负责人之中当家的,后来他本人也变成杭州佛教协会的会长,后来变成灵隐寺的方丈等等,他个人在整个过程当中也获得一些不少的成绩。做这些工作除了杭州市宗教部门之外,还包括像寺院也跟政府结合起来做,像林隐寺后来也单出来做,光泉法师到林隐寺做方丈,后来灵隐寺也搞灵隐文化论坛,包括杭州金山寺、天峰寺等等,这些由政府部门与学术界、佛教界联合起来,组建并共同做一些佛教文化历史的发掘工作,还有一些比较大的层面,在做品牌文化和文化品牌的建设,这个做的也比较有特点。比如说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就在杭州和舟山两地举办的,当时也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担任省委书记的,当时我就听已经退下来的时任杭州市市长说,他给我说习总书记举浙江全省之力,要办好这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因为这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是国家办的,是国家宗教局办的,规格非常之高,所以这个活动办的是很成功的。现在在我们地方政府层面,作的这样的工作也有很多。我听浙江省民宗委的同志说,现在浙江省佛教文化的建设有两个中心任务,一个是普陀山的观音信仰建设,一个是雪窦山的弥勒国弥勒信仰建设,建这样两个中心是一个很大的工作。这样两个中心也形成一些品牌,像普陀山的观音文化叫观音文化节,基本上每年都举行,影响很大的。雪窦寺举行的弥勒文化节,这个节到现在为止也是每年都举行,原来弥勒文化节他不叫中国的,现在叫中国弥勒文化节,今年举行第三届。杭州市政府也在做一些跟佛教文化建设有关的工作,他要打造东南佛国这个品牌建设,东南佛国这个品牌建设里面的含义是很宽泛的,不仅是做佛教文化的研究,而且把佛教文化和现实社会结合,教育我们如何发挥佛教的正能量,这样的话可以发挥一个积极的佛教价值。包括像宁波的天台国兴寺结合起来的,当然更多的事情是佛教界自身做的,佛教界自身做的事情我也大致罗列一下,现在浙江的这个佛教的教育,做的比较好,至少是事情比较多吧。我今天本来是来不及参加这次活动的,因为今天是浙江佛学院挂牌仪式,国家宗教局刚刚批准浙江佛学院成立,在今天挂牌。浙江佛学院是原来三家佛学院合并起来的,一个是雪窦山弥勒佛学院,还一个天台山的天台佛学院,以及温州佛学院三家合并起来,建立一个整合的浙江佛学院。建立在前面的杭州佛学院,是在新的宗教事务条例颁布之后成立的第一座省级佛学院。当然在普陀山还有中国佛学院和教育分院,也迁到舟山的朱家尖,也是非常成功的。另外在宁波地区还有一座尼众的佛学院叫慈云佛学院,也是去年正式批准,由天竺寺的方丈陈庆担任院长,也是面向华东六省市。所以国家宗教局正式批准建立的这些高等佛学院,它带动了佛学的教育,这些工作我觉得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因为佛门最缺的我个人认为是佛家的人才,佛教的人才。浙江佛教界佛教还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法师杭州佛教界的光泉法师,他是杭州市佛教协会的会长,是灵隐寺的方丈也是佛学教院长、省佛协的副会长,他努力把我们汉传佛教讲经交流基地,落户在杭州,落户在杭州佛学院。这个讲经交流基地的牌子非常有分量,所以每年我们汉传佛教,我们大陆佛教讲经交流竞赛都在杭州佛学院举行。而且光泉法师还带领几位讲经比赛获奖的几位法师到海外去演讲巡讲,他去年11月份还到哈佛大学去做了讲演,也是带了讲经法师到海外去的。所以我们佛教的讲经说法的功能非常有意义。如果说我们今天要去弘法,那怎么去弘法?怎么样去发扬佛教文化?讲经交流和佛法推广,这可能是和谐层面的一个话题,所以这个工作也使杭州佛教在将来的工作也会有一个独特的价值和定位。还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就是佛教的禅修,现在这个禅修这个工作在社会各地都有,比如说河北的柏林禅寺做得比较早,在浙江也有不少寺院都办了一些这样禅修的基地,有佛教界办的,也有企业家办的,也有居士办的,有社会各界办的。比如说佛教界办的像杭州佛学院也在做,天竺寺他们也在做。有一座寺院不大但是做得比较成功,就是在桐乡的香海禅寺,我们也去参加过,我是听我的学生说的。我的学生到处都去,知道很多地方,几万学生里有很多佛教徒,他到处去参访什么地方佛教比较好,他们后来告诉我这个地方办的挺好,给他们的印象非常好。他这个寺院办的禅修活动不仅仅是面向大学生,还面向企业家,它形成了一个规模,当然他和贤崇法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然还有一些企业家办的,比如说在普陀山,那里有一家这样的机构,去年陈教授也参加了。后来那里叫我们去参加他的佛教活动的开幕式,他们叫普陀山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其实是一个企业家塑的名,是舟山一个一个老板投资建的,当时投资了好几个亿。我们知道在岛上有三期工程,有剧院和一个类似像会所一样的,其实他的主要功能还是禅修的一个酒店。包括在杭州西溪湿地是一个景点,里面有一个观音精社,也是一个大手笔项目,在里边积累历史的禅修,当然他们这样一些佛教禅修,像这些会所档次比较高的话面向的对象是比较窄的,面向企业家而不是向社会信众。但寺庙里办的这些项目都是面向社会,属于比较普及的而且是免费的。这些说的是佛教禅修,但还有很多佛教界办的面向社会的,一些我个人认为是佛法生活的一些工作。包括佛教艺术的推广,甚至是佛化婚礼。佛化婚礼在雪窦寺办过,灵隐寺也办过,有些法师认为在寺里办婚礼不是很合适。但是站在我们今天,如果我们把佛教在推广这个事跟西方宗教相比的话,如果有一些竞赛的话,我个人认为佛化婚礼还是可以提倡可以做的。特别是灵隐寺,灵隐寺的话做的工作比较多,他甚至办围棋队,寺院里办围棋队和办羽毛球队,甚至前一段时间他们还办反恐队,当然这其实是一个误解,他们是在做一个消防工作。类似这样的一些事情等等,基本上在我看来还属人间佛教这个范畴,当然有的还办了一些素餐馆,办一些讲堂,总体来说的话有成功地,也有不成功的。比如说办素餐馆,据我了解有一些素餐馆办的不是很成功,有一些一开始办的很不错,到后来的话逐渐就不行了。但是有一家办的不错,是一个台湾人办的,很成功。我觉的台湾人在这方面佛化的生活比较成功。还有一些象佛教艺术,佛教有很多寺院成立书画社,灵隐寺也做这项工作,所以这是一系列的事情。我总体来讲的话跟原来的想法大致,因为时间关系只能简单的做个回答。浙江佛教内容还是很丰富的,有这种比较积极的人去做事情,也有一些比较保守的人。比如说太虚大师当年是一个很积极的革命僧人,是一个改革的僧人,他是浙江桐乡人,他在浙江也推行寺院改革,但他在净慈寺推行改革也不成功。后来有一次我们建议灵隐寺光泉法师去办个纪念太虚法师的会,他说我们不想办,因为当年太虚被人赶出去。所以浙江有一些佛教我们今天看的话保守势力也很严重,其中,太虚大师的师兄圆瑛法师,常年作天竺寺的方丈,在他圆寂之后,他的塔院也在天竺寺,天竺寺的广修法师就一直比较保守,不太愿意和政府合作开发旅游,后来天竺寺开发比较晚,甚至还有国清寺,国清寺也是目前佛教大的寺院。天台的国清寺非常有名,在中日佛教交流史上,在我们中国佛教史上,但是天台的国清寺他的道风比较保守一点。我有一次去拜访允观法师,他就对我说过,他还给我说过这样一个意见,普陀山的当年老方丈妙善法师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高僧,他当我的面对妙善法师有所批评。为什么呢?浙江的佛教配合政府开发旅游把整个山圈起来,让政府来收门票,普陀山是始作俑者。所以给我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到现在为止天台山只收五元门票,当然庙非常大,这是跟可明法师等维护佛教利益关系有关。我的看法是,虽然浙江佛教有一些积极地去做事的,类似今天搞得好的地方。也有不做的,无论是有所为或有所不为我认为都有道理,特别是我们今天大量世俗化的佛教非常普及的时候,特别是有所不为的反倒让我感到令人震惊、令人尊敬,可能将来的话我们把佛教的文化发扬光大,我们还需要一些佛教这样比较纯真的道风、传统才能延续下去。浙江佛教我认为以后建设的关键还是人才需求,有那个现在光泉法师在做一些事情,雪窦寺的怡藏法师也在积极地去做一些 文章,包括天竺寺的法师等,他们做一些维护国家利益的事情。我一个学生给我讲了一个例子,温州有一个法师,这个学生他家有人去世,请他们来做佛事,这个法师佛事做得非常好,在当地很有名。后来这个学生告诉我,他曾经向那个法师问了一件事,问了什么是缘起性空,那个法师答不出来。有一些法师他的职业做得很成功,但是佛教的文化或者是佛法的知识不够,因此佛教人才很关键。第二点今天开展佛教文化建设,理念很重要,我个人认为像无锡灵山大佛,零工式、返工式这种模式的话可能是一去不复返,软件的建设比造庙更加有意义。如何来发挥佛法佛教信仰他的价值和功能,我当时曾经和一个县里的旅游局的领导探讨,他提出来把香客变成游客,让这个佛教寺院兴旺起来,我后来不赞成。我说要把游客变成香客,因为你把香客变成游客往往是从经营和收入来考虑的,这样的买卖是一竿子买卖,而佛教的理论是让他长期的,有一个信仰常年在。比如说要到普陀山去,我想到了去普陀山,如果单纯是旅游景点,去过一次以后不再去的话,这样宗教文化旅游只会越搞越砸的。所以这个转变这个观念非常重要,这里面要有祈福,要在那里求法。义净法师这个求法是我们未来佛教文化发展的方向,当然在方法上可以有个性和不同,可以有很大的差异。总之,谈浙江佛教文化的话,我的发言可能挂一漏万。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刘家成教授在“义净法师学术论坛”上的发言
日期:2014/5/27作者:浙江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刘家成阅读:189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