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员参问:什么是分别心?
禅师开示:凡夫具有分别心,在佛眼里面没有分别心,那为什么在凡夫的眼里,就具有了分别心呢?对错、好坏、是非、善恶这些东西,都有了分别心了。为什么在佛眼里面没有分别心?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大慈悲心。何为大慈悲心?佛陀看众生,并不是众生没有毛病,佛陀看不到毛病。佛陀看到众生的毛病,它不叫毛病。他会说,哎吆!这个众生啊,他愚痴啊,得赶紧的去救他。这是一种大慈悲心,救度众生的心。
所以,在佛眼里面六道众生都有各自不同的业力,六道众生都有业力所牵。因为有业力,所以才有众生。众生就是因为业力而有。所以,六道众生有不同的业力牵引。所以,在佛陀眼里面,看到这些众生业力所牵的时候,他是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呢?是以大慈大悲的面貌出现,这才有了一切佛法,来救度一切众生。
但是凡夫不同了,凡夫就是人我是非。为什么叫分别心呢?他分别出的好坏、善恶,可能具有针对性、具有嗔恨,或者具有人我是非的判别,或者具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思维等等,会产生这些种种的分别执着。
什么样的境界,就有什么样的思维。你看这个狗,你不招不惹它,它也不认识你,越不认识你,走到它跟前,它还越咬你。为啥咬你啊?要是从人的思维来说:我不招不惹你,你咬我干啥呢?你不是有毛病吗?我只是从你跟前过一下,你就咬我啊。从人的这个思维里面,没法解释。但是,在狗的思维里面,它就有解释了:你凭啥在这里过,我看到你,我就生气,我就得要咬你。这就是它的一种境界。所以,不同种思想境界的人,对待不同种事,他的认识方式、认知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他的处理方式,对待的态度和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在这里面,就有境界之分。
所以,在佛眼里面,即使老虎把我吃了,吃了就吃了呗,那是你饿着,千万别把你饿死。是吧,他是这样想的。所以,这是两个概念,不同的境界,做法也不同。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选自《禅修开示录合刊(一)》通澈禅师答疑开示部分 图片:网络)